死别匡床万景徂,魂痕犹啄白门乌。
绵绵歌哭狞飙散,杳杳楼台冷月孤。
渐挽心肝亲浩劫,独支皮骨出晴湖。
吟人隔世衔杯处,手种孩松拂瓦无。
宗武寄示过金陵旧庐感赋一律次韵酬之。近现代。陈三立。 死别匡床万景徂,魂痕犹啄白门乌。绵绵歌哭狞飙散,杳杳楼台冷月孤。渐挽心肝亲浩劫,独支皮骨出晴湖。吟人隔世衔杯处,手种孩松拂瓦无。
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 ...
陈三立。 陈三立(1853年10月23日-1937年9月14日),字伯严,号散原,江西义宁(今修水)人,近代同光体诗派重要代表人物。陈三立出身名门世家,为晚清维新派名臣陈宝箴长子,国学大师、历史学家陈寅恪、著名画家陈衡恪之父。与谭延闿、谭嗣同并称“湖湘三公子”;与谭嗣同、徐仁铸、陶菊存并称“维新四公子”,有“中国最后一位传统诗人”之誉。1937年发生“卢沟桥事变”后北平、天津相继沦陷,日军欲招致陈三立,陈三立为表明立场绝食五日,不幸忧愤而死,享年85岁。陈三立生前曾刊行《散原精舍诗》及其《续集》、《别集》,死后有《散原精舍文集》十七卷出版。
自遣。明代。许继。 卧疴人事违,流景自如昔。年年溪南村,霜叶千树赤。既为升平民,所好胡不得。耕凿给妻孥,相看至头白。
兵乱后自嬄杂诗 其八。宋代。吕本中。 夷甫终隳晋,群胡迫帝居。王纲板荡后,国势土崩初。戈戟连梁苑,头颅塞浚渠。天心应助顺,侧听十行书。
赠性甫。。邢参。 僦却楼居恣赏春,临溪更得采香蘋。一瓢醴酒常浮月,数箧遗书不受尘。静语未尝关世务,醉眠多是任天真。耆年无恙贫无虑,绛帐传经喜有人。
再题翠云山房。。弘历。 平生山水心,胜地辄留咏。虚轩惬远寄,万象供临凭。岚霭朝夕变,峰峦前后映。秀是图画体,贞为松柏性。如是契静悟,终古大圆镜。